四川廣漢士達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石墨和新炭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致力于生產全球最高端產品、打造全球最可信賴的炭素品牌。
2008年起,公司投資12億在四川廣漢、眉山、德昌開始建設三大新項目,標志著公司進入轉型成功的起飛階段,正好順應了習主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國策,淘汰了環保落后不節能的生產裝備、工藝技術和低端產品,產品線從過去較為單一的、競爭激烈的、用于中小電爐煉鋼的直徑350-500mm石墨電極,轉變為直徑550-800mm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等靜壓各向同性石墨、中細顆粒石墨等高端炭素新材料。這些新材料廣泛應用于大電爐煉鋼、冶煉黃磷、鋰電池負極材料、鎂鈦稀有金屬冶煉、太陽能光伏、半導體、電火花加工、精細化工、核電、核動力及精密鑄造等領域。其中兩大新產品——Φ600mm超高功率石墨電極以及等靜壓各向同性石墨己于2013年8月獲得四川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鑒定證書, “眉山士達2萬噸/年Φ550mm及以上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項目”已于2010年5月被列為科技部“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2013年底,當公司的三大新項目基本建成、進入試生產后期之時,遭遇了部分銀行壓縮貸款規模、抽貸,致使債權銀行集體恐慌,引發連鎖效應導致全體債權銀行宣告公司近8億元貸款全部提前到期的財務危機,公司全部資產及上萬噸成品、半成品被查封,無法進行后續工序加工和實現銷售,陷入全面停產困境。而在此之前,公司業務發展迅速,連年盈利,其中2001-2008年期間營業收入、凈利潤保持年均40%以上的復合增長速度,是行業內成長性最高的企業之一。
停產以來,一方面省、市(州)政府多次召開專題協調會,全面支持企業復產:另一方面以董事長張士公先生為首的董事會成員和經營管理層也在積極行動,力圖通過協調各債權人解凍解封促進公司恢復生產、以及引入外部戰略合作伙伴的方式化解債務危機。各級政府和公司自身近四年來的不懈努力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尤其是進入2017年以來,炭素行業的持續回暖加速推進了公司與各債權人解決方案的達成,并吸引了更多的產業投資人與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洽談。
在政府、債權人、戰略合作者三方的積極推動下,公司廣漢特炭項目于2017年9月5日恢復電力和天然氣供應、德昌石墨化項目于2017年9月26日恢復供電、眉山項目于2017年9月27日恢復電力和天然氣供應,標志著公司三大新項目正式進入全面恢復生產階段。
公司各項目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戰略投資人的高度認可,是與公司在項目中采用了諸多可以作為行業環保標桿的環保技術和裝備、真正把環保節能和可持續發展做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密不可分的標準:公司廣漢特炭項目采用了粉料封閉式管道輸送、混捏煙塵旋風除塵器加電捕焦油器處理、焙燒煙氣采用焚燒處理并用余熱進行導熱油的加熱等先進技術,確保了節能減排達到國內最好水平。2014年7月獲得國家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581萬的支持資金;公司德昌項目采用多功能天車進行物料吸卸以避免粉塵飛揚,其他有揚塵并設有旋風除塵器、煙氣冷卻器、布袋除塵器等專業設備對煙塵進行分離除塵,所有揚塵點的除塵效率達到99.9%,確保達標排放;公司眉山項目更是在上兩個項目環保先進性的基礎上,在引進國外先進的車底式焙燒爐技術時,自主創新,加裝了尾氣焚燒余熱發電系統,這套系統在徹底解決炭素產業的苯并芘(一種較強的致癌物)排放問題的同時,回收了尾氣余熱用于發電,發電量可解決眉山子公司用電需求的60%以上,這在國際、國內炭素行業是首創的革新技術,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代表著士達不僅僅在進行產品結構的升級、轉型工作,而且作為一個企業公民,將可持續、和諧式發展理念融入到了自身戰略中,樹立了炭素行業綠色發展、節能環保的最高標桿!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公司三個項目全面達產后,可年產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等靜壓各向同性石墨、中細顆粒石墨等產品4萬噸以上,保守估計年銷售收入超過40億元、凈利潤超過10億元。而隨著下一步三個項目二期建設的推進實施,公司將會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士達在經受了狂風暴雨的洗禮后,終獲新生,士達人堅信我們的信念一定會實現:
打造全球最可信賴的炭素品牌,成為炭素行業的最強者!
士達人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使命:
滿足客戶需求,追求員工幸福,促進社會進步!
有識之士,共同發達!士可宏毅,達聚天下!